标准级别:国家标准
标准性质:推荐性
发文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检疫总局
标 准 号:GB/T
18921-2002
标准状态:制定
有 效 性:现行
发布日期:2002-12-20
实施日期:2003-05-01
标准简介: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前言
为贯彻我国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开发方针,提高用水效率,做好城镇节约用水工作,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城镇污水资源化,减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城镇建设和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制定《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列标准。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列标准目前拟分为五项: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分类》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补充水源水质》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 本标准为第三项。
本标准是在CJ/T95-2000《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的。
本标准与CJ/T 95—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提出了再生水的使用准则。
——根据《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分类》将再生水的应用范围及使用方式进行了重新界定,以景观环境用水取代了原来的景观水体.明确了水景类作为景观环境用水的一部分的概念。
——细分了景观环境用水的类别,将原来的CJ/T95-20O0中的人体非直接接触和人体非全身性接触替换为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和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两大类别,同时每个类别又根据水质要求的不同而被分为河道类、湖泊类与水景类用水。
——放宽了消毒途径,对于不需要通过管道输送再生水的现场回用情况,不限制采用加氯以外的其他消毒方式。
——考虑了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的毒理学指标。
——水质指标共计14项,对原来的CJ/T95-2000中的水质指标进行了部分调整(增加了3项;浊度、溶解氧、氨氮;删减了5项:化学需氧量、溶解性铁、总锰、全盐量、氯化物。替换了2项:以粪大肠菌群替换了大肠菌群,以总氮替换了凯氏氮)。
——增加了“参考文献”。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CJ/T 95-2000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给水排水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立、杨坤、宋晓倩、何永平、范洁。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作为景观环境用水的再生水水质指标和再生水利用方式。
本标准适用于作为景观环境用水的再生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夹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920 水质 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T 7466 水质 总铬的测定
GB/T 7467 水质 六价铬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7468 水质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eqv
ISO 5666-1-3) GB/T 7472 水质
锌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
7474 水质 铜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化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
7475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 GB/T
7478 水质 铵的测定 蒸馏和滴定法 GB/T
7485 水质 总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neq ISO 6595)
GB/T 7486 水质 氰化物的测定 第一部分:总氰化物的测定
GB/T 7488 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neq
ISO 5815) GB/T 7489 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碘量法(eqv
ISO 5813) GB/T
7490 水质 按发酚的测定 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eqv
ISO 6439) GB/T 7494 水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neq ISO 7875-1)
GB/T 8972 水质 五氯酚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 9803 水质 五氯酚的测定 藏红T分光光度法
GB/T 11889 水质 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
GB/T 11890 水质 苯系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 11893 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T 11894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GB/T 11895 水质 苯并(α)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
GB/T 11898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eqv
ISO 7393-2)N, GB/T
11901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T
11902 水质 硒的测定 2,3-二氨基萘荧光法
GB/T 11903 水质 色度的测定(neq
ISO 7887) GB/T 11906 水质 锰的测定
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 GB/T 11907
水质 银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10 水质 镍的测定 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GB/T
11911 水质 铁、锰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12 水质 镍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13 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电化学探头法(idt ISO 5814)
GB/T 13192 水质
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13194 水质 硝基苯、硝基甲苯、硝基氯苯、二硝基甲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13197 水质 甲醛的测定 乙酸雨酮分光光度
GB/T 13200 水质
浊度的测定(neq ISO 7027)
GB/T 14204 水质
烷基汞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
15959 水质 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 微库仑法
GB/T 16488 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光度法
3
术语与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 再生水
reclaimed water 指污水经适当再生工艺处理后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水。
3.2 景观环境用水 scenic environment use
指满足景观需要的环境用水,即用于营造城市景观水体和各种水景构筑物的水的总称。 3.3
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 aesthetic environment use
指人体非直接接触的景观环境用水,包括不设娱乐设施的景观河道、景观湖泊及其他观赏性景观用水。它们由再生水组成,或部分由再生水组成(另一部分由大然水或自来水组成)
3.4 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 recreational environment use
指人体非全身性接触的景观环境用水,包括设有娱乐设施的景观河道、景观湖泊及其他娱乐性景观用水。它们由再生水组成,或部分由再生水组成(另一部分由大然水或自来水组成)。
3.5 河道类水体 watercoursc
指景观河道类连续流动水体。 3.6 湖泊类水体
impoundment 指景观湖泊类非连续流动水体。 3.7
水景类用水 waterscape 指用于人造瀑布、喷泉、娱乐、观赏等设施的用水。
3.8 水力停留时间 hydraulic rentention time
再生水在景观河道内的平均停留时间。 3.9 静止停留时间
withhold time 湖泊类水体非换水(即非连续流动)期间的停留时间。
4
技术内容
4.1
再生水作为景观环境用水时,其指标限值应满足表1的规定。
4.2 对于以城市污水为水源的再生水,除应满足表1各项指标外,其化学毒理学指标还应符合表2中的要求。
表1 景观环境用水的再生水水质指标 单位:mg/L |
序号 |
项目 |
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 |
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 |
河道类 |
湖泊类 |
水景类 |
河道类 |
湖泊类 |
水景类 |
1 |
基本要求 |
无飘浮物,无令人不愉快的嗅和味 |
2 |
PH值(无量纲 |
6-9 |
3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10 |
6 |
6 |
4 |
悬浮物(SS)≤ |
20 |
10 |
--a |
5 |
浊度(NTU)≤ |
--a |
5.0 |
6 |
溶解氧≥ |
1.5 |
2.0 |
7 |
总磷(以P计)≤ |
1.0 |
0.5 |
1.0 |
0.5 |
8 |
总氮≤ |
15 |
9 |
氨氮(以N计)≤ |
5 |
10 |
粪大肠菌群(个/L)≤ |
10000 |
2000 |
500 |
不得检出 |
11 |
余氯b
≥ |
0.05 |
12 |
色度(度)≤ |
30 |
13 |
石油类≤ |
1.0 |
14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0.5 |
注1:对于需要通过管道输送再生水的非现场回用情况采用加氯消毒方式:而对于现场回用情况不限制消毒方式。
注2:若使用未经过除磷脱氮的再生水作为景观环境用水,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在回用地点积极探索通过人工培养具有观赏价值水生植物的方法,使景观水体的氮磷满足表1的要求,使再生水中的水生植物有经济合理的出路。 |
a“—”表示对此项无要求。
b 氯接触时间不应低于30min的余氯。对于非加氯消毒方式无此项要求。 |
表2 选项择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以日均值计)
单位:mg/L |
序号 |
选择控制项目 |
标准值 |
序号 |
选择控制项目 |
标准值 |
1 |
总汞 |
0.01 |
26 |
甲基对硫磷 |
0.2 |
2 |
烷基汞 |
不得检出 |
27 |
五氯酚 |
0.5 |
3 |
总镉 |
0.05 |
28 |
三氯甲烷 |
0.3 |
4 |
总铬 |
1.5 |
29 |
四氯化碳 |
0.03 |
5 |
六价铬 |
0.5 |
30 |
三氯乙烯 |
0.3 |
6 |
总砷 |
0.5 |
31 |
四氧化碳 |
0.1 |
7 |
总铅 |
0.5 |
32 |
苯 |
0.1 |
8 |
总镍 |
0.5 |
33 |
甲苯 |
0.1 |
9 |
总铍 |
0.001 |
34 |
邻-二甲苯 |
0.4 |
10 |
总银 |
0.1 |
35 |
对-二甲苯 |
0.4 |
11 |
总铜 |
1.0 |
36 |
间-二甲苯 |
0.4 |
12 |
总锌 |
2.0 |
37 |
乙苯 |
0.1 |
13 |
总锰 |
2.0 |
38 |
氯苯 |
0.3 |
14 |
总硒 |
0.1 |
39 |
对-二氯苯 |
0.4 |
15 |
苯并(a)芘 |
0.00003 |
40 |
邻-二氯苯 |
1.0 |
16 |
挥发酚 |
0.1 |
41 |
对硝基氯苯 |
0.5 |
17 |
总氰化物 |
0.5 |
42 |
2,4-二硝基氯苯 |
0.5 |
18 |
硫化物 |
1.0 |
43 |
苯酚 |
0.3 |
19 |
甲醛 |
1.0 |
44 |
间-甲酚 |
0.1 |
20 |
苯胺类 |
0.5 |
45 |
2,4-二氯酚 |
0.6 |
21 |
硝基苯类 |
2.0 |
46 |
2,4,6-三氯酚 |
0.6 |
22 |
有机磷农药(以P计) |
0.5 |
47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
0.1 |
23 |
马拉硫磷 |
1.0 |
48 |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
0.1 |
24 |
乐果 |
0.5 |
49 |
丙烯腈 |
2.0 |
25 |
对硫磷 |
0.05 |
50 |
可吸附有机餐化物(以Cl计) |
1.0 |
5
再生水利用方式
5.1
污水再生水厂的水源宜优先选用生活污水或不包含重污染工业废水在内的城市污水。 5.2
当完全使用再生水时,景观河道类水体的水力停留时间宜在5天以内。
5.3 完全使用再生水作为景观湖泊类水体,在水温超过25℃时,其水体静止停留时间不宜超过3天;而在水温不超过25℃时,则可适当延长水体静止停留时间,冬季可延长水体静止停留时间至一个月左右。
5.4 当加设表曝类装置增强水面扰动时,可酌情延长河道类水体水力停留时间和湖泊类水体静止停留时间。
5.5 流动换水方式宜采用低进高出。 5.6
应充分注意两类水体底泥淤积情况,进行季节性或定期性清淤。
6
其他规定
6.1
由再生水组成的两类景观水体中的水生动、植物仅可观赏,不得食用。 6.2
不应在含有再生水的景观水体中游泳和洗浴。 6.3
不应将含有再生水的景观环境水用于饮用和生活洗涤。
7
取样与监测
7.1
取样要求
水质取样点宜设在污水再生水厂总出水口,总出水口宜设再生水水量计量装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逐步实现再生水比例采样和在线监测。
7.2 监测频率 其中,pH值、BOD5、悬浮物、总氮、氨氮、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周检项目;浊度、溶解氧、总磷、粪大肠菌群、余氯、色度为日检项目。
7.3 监测分析方法 本标准采用的监测分析方法见表3,化学毒理学指标监测方法见表4。
表3 监测分析方法表 |
序号 |
项目 |
测定方法 |
方法来源 |
1 |
pH值 |
玻璃电极法 |
GB/T6920 |
2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稀释与接种法 |
GB/T7488 |
3 |
悬浮物 |
重量法 |
GB/T11901 |
4 |
浊度 |
比浊法 |
GB/T13200 |
5 |
溶解氧 |
碘量法 电化学探头法 |
GB/T7489 GB/T11913 |
6 |
总磷(TP) |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
GB/T11893 |
7 |
总氮(TN) |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
GB/T11894 |
8 |
氨氮 |
蒸馏滴定法 |
GB/T7478 |
9 |
粪大肠菌群 |
多管发酵法 滤膜法 |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a |
10 |
余氯 |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
GB/T11898 |
11 |
色度 |
铂钴比色法 |
GB/T11903 |
12 |
石油类 |
红外光度法 |
GB/T16488 |
13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
GB/T7494 |
a:暂采用《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工作者出版社。待国家方法标准发布后,执行国家标准。 |
表4 化学毒理学指标分析方法表 |
序号 |
控制项目 |
测定方法 |
方法来源 |
1 |
总汞 |
冷原子吸收光度法 |
GB/T 7468 |
2 |
烷基汞 |
气相色谱法 |
GB/T 14204 |
3 |
总镉 |
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 |
GB/T 7475 |
4 |
总铬 |
高锰酸钾氧化-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
GB/T 7466 |
5 |
六价铬 |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
GB/T 7467 |
6 |
总砷 |
二乙基二硫化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
GB/T 7485 |
7 |
总铅 |
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 |
GB/T 7475 |
8 |
总镍 |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
GB/T 11912 GB/T 11910 |
9 |
总铍 |
活性炭吸附--铬天菁S光度法 |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a |
10 |
总银 |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1907 |
11 |
总铜 |
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 二乙基二硫化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
GB/T 7475 GB/T 7474 |
12 |
总锌 |
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
GB/T 7475 GB/T 7472 |
13 |
总锰 |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 |
GB/T 11911 GB/T 11906 |
14 |
总硒 |
2,3-二氨基萘荧光法 |
GB/T 11902 |
15 |
苯井(a)芘 |
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 |
GB/T 11895 |
16 |
挥发酚 |
蒸馏后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 |
GB/T 7490 |
17 |
总氰化物 |
硝酸银滴定法 |
GB/T 7486 |
18 |
硫化物 |
碘量法(高浓度) 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光度法(低浓度) |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a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a |
19 |
甲醛 |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
GB/T 13197 |
20 |
苯胺类 |
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 |
GB/T 11889 |
21 |
硝基苯类 |
气相色谱法 |
GB/T 13194 |
22 |
有机磷农药(以P计) |
气相色谱法 |
GB/T 13192 |
23 |
马拉硫磷 |
气相色谱法 |
GB/T 13192 |
24 |
乐果 |
气相色谱法 |
GB/T 13192 |
25 |
对硫磷 |
气相色谱法 |
GB/T 13192 |
26 |
甲基对硫磷 |
气相色谱法 |
GB/T 13192 |
27 |
五氯酚 |
气相色谱法 藏红T分光光度法 |
GB/T 8972 GB/T 9803 |
28 |
三氯甲烷 |
气相色谱法 |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a |
29 |
四氯化碳 |
气相色谱法 |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a |
30 |
三氯乙烯 |
气相色谱法 |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a |
31 |
四氯乙烯 |
气相色谱法 |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a |
32 |
苯 |
气相色谱法 |
GB/T 11890 |
33 |
甲苯 |
气相色谱法 |
GB/T 11890 |
34 |
邻-二甲苯 |
气相色谱法 |
GB/T 11890 |
35 |
对-二甲苯 |
气相色谱法 |
GB/T 11890 |
36 |
间-二甲苯 |
气相色谱法 |
GB/T 11890 |
37 |
乙苯 |
气相色谱法 |
GB/T 11890 |
38 |
氯苯 |
气相色谱法 |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a |
39 |
对二氯苯 |
气相色谱法 |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a |
40 |
邻二氯苯 |
气相色谱法 |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a |
41 |
对硝基氯苯 |
气相色谱法 |
GB/T 13194 |
42 |
2,4-二硝基氯苯 |
气相色谱法 |
GB/T 13194 |
43 |
苯酚 |
气相色谱法 |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a |
44 |
间-甲酚 |
气相色谱法 |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a |
45 |
2,4-二氯酚 |
气相色谱法 |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a |
46 |
2,4,6-三氯酚 |
气相色谱法 |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a |
47 |
邻苯二甲酸二相酯 |
气相、液相色谱法 |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a |
48 |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
气相、液相色谱法 |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a |
49 |
丙烯腈 |
气相色谱法 |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a |
50 |
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以Cl计) |
微库仑法 |
GB/T15959 |
a
暂采用《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待国家方法标准发布后,执行国家标准。 |
7.4
跟踪监测
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在回用地点对使用再生水的景观河道、景观湖泊和水景进行水体水质、底泥及周围空气的跟踪监测,及时发现再生水回用中的问题。
8 标准实施与监督
8.1
监督方法 本标准由各级建设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实施与管理。
8.2 地方标准
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开展再生水回用于景观环境的研究,必要时制定严于本标准的地方性标准,报国家主管部门备案。
参考文献
1、 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 Sustainable Water Use in Europe, Environment Issue Report[R],No.19,2001.
2、 Water Recycling
Criteria, Title22,2001. 3、
J.Anderson,et al, Climbing the ladder: a step by step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water recycling[j], Wat. Sci.
Tech.2001,43(40):1-8 4、Guidelines
for sewerage schemes: use of reclaimed water[M],National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Strategy,2000/11,114. 5、Marcelo
Juanico and Eran Friedler, Wastewater Reuse for river recovery in
semi-arid Israel[J], Wat.Sci.Tech. 1999,40(4-5):43-50. 6、Masahiro
Maeda, et al, Area-wide of reclaimed water in Tokyo, Japan[J],
Wat.Sci.Tech.1996,133(10-11):51-57. 7、Guidelines
for urban and residetial use of reclaimed water, Recycled Water
Coordination Committee[M],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1993/5.
8、Camp Dresser &
Mckee lnc, Guidelines for water reuse [M],1992. 9、川岛正等,下水处理水の再利用[J],下水道协会志,1991/4,28(325).
|